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正文

古代的月饼是什么样

  

  点击“ 青岛广播电视报”成为“淀粉儿”

  

  佳

  节

  中

  秋

  

  年年中秋古代的月饼长什么样,今又中秋;月月月圆古代的月饼长什么样,中秋月最圆。香甜可口古代的月饼长什么样的月饼和窗外一轮明月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团圆时刻。大概没有人能否认,月饼是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且最具生命力的糕点。月饼的内涵与身份在时间的流转中发生着变化,它从传统糕点演化成为文化的象征,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一辈又一辈,几代人的生活,如同日渐回归的月饼,越来越醇香。

  

  

  月

  饼的“前世”

  中国自古传承至今的民间风俗中,有两个节日是中国人思乡之情最为浓厚的时刻。其一是春节,其二便是中秋。在很多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中,这两个节日是一定要全家团圆聚首一堂的。其中,中秋除了团圆,更是另有一番情谊所在,可能与嫦娥美丽而又凄凉的故事有关,也可能是那一轮圆月太过雅致……

  说起中秋,赏月、观菊、食月饼是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传统。月饼的诞生,也许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有关。但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后来,随着历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及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而八月十五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又非常有意义的传统

  

  

  老味道飘香八十载

  提起老月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青岛人或多或少都能唤起小时候的记忆。皮酥、味香、个头大、外表朴实、质优价廉,青岛老月饼以它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打破了广式月饼一统天下的格局。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享受,也是一辈子忘不掉的情感记忆。

  临近中秋,在生活林不到30平米的小门头房里,挤满了前来购买月饼的市民。年过花甲的市民王阿姨从李沧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专程来购买老月饼。“我以前在台东住,靠着生活林的总厂也近,当时每年都买他们家的月饼,后来我搬到了李村去了,生活林搬到了河北路,虽然距离远了,但是每年过中秋节,我还会过来买月饼”,王阿姨说,“从小就吃,我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口味,就喜欢什锦和伍仁的,老牌子吃着放心。”

  像王阿姨一样的岛城中老年人来说,老月饼熟悉的味道就是他们的生活记忆,也是有着80多年历史的生活林虽风光不再,却依然不可替代的原因。这家位于河北路8号的老字号,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的它是青岛糕点行业的奠基者,迄今已走过了八十余年的历程,经历过名震胶东半岛的辉煌,也感受过市场带来的剧烈冲击。但不管外界如何变化,生活林一直恪守着月饼制作的工艺和配方,让每一个月饼都保持当年的味道。这里的传统月饼就是青岛人最惦念的味道。

  “传统的老月饼以什锦、伍仁、八宝最具代表。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就是中秋和春节,一次要做8-10万斤老月饼。”生活林的员工张杰告诉记者。三十多年前,19岁的张杰顶替退休的母亲,成为生活林的一员,作为月饼制作的骨干,她主要负责馅料配比和月饼皮的和面制作。“老月饼有自己的配方,用料上必须使用自制的混合馅,而不能直接使用成品,就拿什锦月饼来说,冬瓜丁、核桃、青红丝、冰糖、南瓜仁、桔饼、葡萄干、玫瑰酱,光馅料品种就多达10余种。”张杰说。

  王维驹是青岛生活林的副总经理,1998年被调到生活林工作,经历了青岛副食品行业和生活林品牌的沉浮,仍然对生活林充满着无限的感情。“决定月饼质量好坏的标准有三个:配方、用料和工艺。”说起生活林的月饼,王维驹侃侃而谈:“生活林的月饼有自己的传统配方,在用料上都是自己购买原材料调馅,而几名在生活林老厂工作过的老师傅,则保证了加工工艺的传承。”市场上的月饼之所以吃起来基本上都是一个味,是因为很多月饼厂家为了控制成本,直接采购成品馅料。“馅料是一样的,加工设备都差不多,做出来的月饼肯定就是一个味儿了”,王维驹说,“以伍仁月饼为例,即便是成本一再上涨,我们还是坚持用松子儿、核桃等传统的伍仁做馅儿,所以咬一口我们的月饼,满嘴都是松子儿的清香,这就是我们的独到之处。”

  

  

  月饼票勾起旧时光

  无论是在过去要惦记着柴米油盐的年代,还是现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寓意着家庭团圆的小小月饼,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延续,也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说到月饼在这几十年从制作、生产、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的变化,老资格的月饼师傅就最有发言权了。生活林的张杰,从做人徒弟到为人师傅,三十多年里亲身经历了月饼的变化。“月饼的发展和经济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那个副食品实行计划供给制的年代”,张杰说,“以前人工做月饼,月饼皮裹着馅儿,放到模具里压实。把模具使劲往桌上一敲,再倒扣在桌上一砸,小心翼翼地将成型的月饼取下来,手工做简直累死人。现在只要将准备好的馅儿和面分别放进两个机械料斗,打饼、定型,剩下的就交给机器来完成。”

  对月饼变化感受最深的,除了资深的月饼老师傅,还有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一辈人。黄女士就是属于这一辈的人,回忆起小时候,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姐妹四个人从每年八月初一开始就盼着中秋节的到来,除了可以和邻居、亲人一起点纸灯笼玩耍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吃上那么一小块月饼。回忆起孩提时吃月饼,黄女士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稀少的品种、轻薄的分量,但还是很享受那种甜滋滋。

  “那时候月饼相当珍贵,必须拿着副食品票去百货公司或者合作社买,每家每个月只有一本副食品票,一般我们就用一张买月饼。一张票能买一斤月饼,就四个。那时候买的最多就是伍仁的,好一点的是八宝的和酥皮的。中秋节晚上,把月饼切成小块,大家分着吃。”黄女士告诉记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每临近中秋,大街上到处是排着长队买月饼的人,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副食品票才行,从划单到取货,经常要排上两三个小时。“现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买到月饼,什么口味的都有,真的是和以前不一样了。”黄女士说

  对此,王维驹坦言:“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丰富,现在人们都不怎么自己加工月饼了,月饼也不是非得中秋节才能吃的到了,而是逐渐成了人们餐桌上的节日点心,成了一个点缀,一个象征了。”

  

  

  回归传统,健康最“贵”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的生活条件好起来,吃月饼不再是稀罕的事情。而新文化的吸收、新技术的引进,为月饼的制作带来了工艺上的创新。来自港台的生产概念,让原本品种单调的月饼从馅料、包装上来了一个大变身。豆沙、伍仁、蛋黄不再是月饼的专利,以前想也没想过的培根、咖啡、XO、红枣枸杞月、牛肉等“新潮”元素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也有了变化,这也让月饼从最初仅是象征团圆的食品,演变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送礼奢侈品”。月饼注入新奇的材料、附上昂贵的附属品、贴上随意高价的标签,曾一度让市场出现了少许的混乱。“那些年月饼都是买来送人的,特别在意包装,有时包装的成本估计比月饼的成本还要高。”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如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开始慢慢渗入到食品的概念中,高脂、高热量、高糖份不再是月饼的代名词,时下最流行的话“就算贪嘴也要健康”,除了是生产商运用一系列环保健康的月饼原材料投入生产之外,也真实反映了消费者的观念。“通常都会选择品牌的,一家人吃不了那么多,宁可选一些贵点的、精点的;买的时候也会看看是不是低脂低糖的,这样对身体比较有好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

  月饼的变迁,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更是人民生活水平加速提高的见证。当月饼脱下华贵衣裳时,又被重新赋予了其真正的意义

  

  

  长按二维码

  关注“青岛广播电视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qdgbdsb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